毒素也成“抗中”工具?中毒案延烧,民进党只想给毒素改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北宝林茶室集体中毒,是首次在岛内出现的米酵菌酸中毒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民进党当局至今束手无策,却在名称及“反中”上大做文章。
截至4月2日下午,“宝林茶室中毒案”累计通报29例,其中2人死亡、5人仍在加护病房救治;台北市信义店含轻症病例累计14人验出米酵菌酸阳性,饶河店2人皆为阴性。这是岛内首次验出米酵菌酸,其强烈毒性引发民众恐慌,部分餐厅停售米粉等米制品。据台湾“中央社”1日报道,台“卫生福利部次长”王必胜当天接受广播节目采访时称,饶河店病例没有验出米酵菌酸、临床症状与其他人不同、肝指数较正常,这三大证据表明,事件是在台北信义区百货店3月19日到24日之间的特定时空发生的,没有外扩迹象。而米酵菌酸产生要有三大条件:首先,要有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特定亚种,此菌过往在台湾没有记录,虽然产生的毒素很强,但不是强势细菌;其次,此菌多是污染淀粉、椰子类;第三,要在22—33摄氏度的中性环境,食物有轻微发酵情况下才会产生。王必胜还称,米酵菌酸是大陆等地使用的名称,为避免“污名化”岛内常用主要食材,预计本周将举行专家会议,讨论是否以英文Bongkrekic acid音译叫作“邦克拉克酸”,或者改名为“椰黍菌酸”。
同一天,“卫福部部长”薛瑞元在接受质询时称,整起事件的调查结果,至少还需两三周。马来西亚籍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黄贞祥在脸书发文称,这种毒素被译为“米酵菌酸”应是从对岸抄来的,译作“椰酵菌酸”更为正确。岛内有人甚至把米酵菌酸当成“反中”工具,声称目前这种菌只在大陆、印度尼西亚和莫桑比克发现过,台湾环境中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并不会分泌该毒素。台“中研院”某研究人员称,大陆是近年来发生这种案例最多的地区,某桃园前议员趁机建议“不要乱吃大陆食材”。
台“卫福部”的声明令许多岛内民众难以接受,不少人在相关新闻下评论称,“改名就没有毒性了吗?”还有人讽刺民进党“最喜欢搞‘正名’了”。也有不少评论提到,案件还没调查清楚,就开会讨论菌种改名,“现在是吵翻译名称的时候吗?”“专挑最简单的事情做”。
难怪民众不满,民进党当局在处理中毒事件上毫无进展。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日报道,台北市政府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称,3月24日采集厨师手部等证据,经台大法医所检验结果发现米酵菌酸。国民党“立委”徐巧芯2日下午在“立法院”拿出台北市卫生局提供的厨师的手及厨房、砧板采检照片,表示在台北市政府积极采检的同时,当局相关单位却毫不作为,只会批评。就连民进党“立委”林淑芬也批评“食药署”敷衍了事,“宝林案”报告和之前的食品安全事件报告结语仅主词不同,其他通通一样。
台湾《联合报》2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台湾只要从非洲、东南亚进口水果或其他农产品,就有机会带进这种细菌和其产生的毒素。政客将“米酵菌酸”当成“抗中”工具,实在可笑可悲。台“卫福部”不思改善餐厅食材管理办法,避免中毒事件重演,却只想着给米酵菌酸改名,“用英文音译,不伦不类,没有意义”。(程东)
热门相关:校花之高手无敌 遥望行止 我的阁楼通异界 重生全能悍妻:张狂大小姐 弃妇种田忙